2025-07-04 中国贸易报
一只“丑萌”的LABUBU精灵以108万元天价在拍卖会成交,泡泡玛特与《哪吒》联名盲盒预售排期长达四个月——这些现象级消费事件背后,是“Z世代”父母带着孩子涌入潮玩店“抽盒”的日常图景。我们见证的不仅是消费行为的变迁,更是“情绪价值”对传统消费逻辑的彻底重构。在亲子经济与潮玩浪潮的交汇点上,一个以情感联结为核心的新商业范式正强势崛起。
亲子消费正从物质满足向情感共创升维。中国儿童产业中心数据显示,2025年亲子消费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.5万亿元,体验型消费占比达67%。这一爆发性增长的核心驱动力,在于“Z世代”年轻父母育儿理念的深刻变革。
首先是“陪伴革命”让亲子互动成为刚需。近段时间,亲子乐园、研学等寓教于乐项目受到关注。这场变革的主导者是“90后”父母——他们占亲子消费人群近60%,日均陪伴孩子时长较“80后”父母提升40%,周末更达5.25小时,直接催生“高质量陪伴”的刚性需求。
其次是消费升级背后的育儿焦虑转化。即便亲子乐园单次体验费动辄两三百元、年卡数千元,家长仍趋之若鹜——这种繁荣折射出当代家庭对情绪补偿的迫切需求。
如今的亲子场景服务逻辑已彻底革新:传统游乐场卖设施,新型乐园兜售“关系解决方案”。MELAND、PINGIC 等品牌通过科学实验、亲子剧场、英文手工等活动,将教育焦虑转化为可购买的高质量亲子时光,让陪伴变得更简单。
这种情绪价值正投射到消费行为中:74.7%家长购买解压文具、勇气手链等“寓意型产品”,将其作为情绪教育载体。宁波男孩从“倒数第一”到清华学子的逆袭故事中,其母亲的话揭示关键:“他考砸了就找我发牢骚,我就安慰他、拥抱他。”
这种接纳情绪的育儿方式,正是现代家庭重视的“情绪价值”——它不再是教育奢侈品,而是心理成长必需品。正如《孩子,你的情绪我在乎》一书所言:物质投入终会折旧,唯有情绪价值能复利增长,这既是亲子乐园的商机密码,更是代际传承的精神薪火。
亲子业态还催生“一拖N”经济效应:商场每吸引1组亲子家庭,可带动3.2倍非计划消费。从深圳壹方城“自然科普+餐饮”融合区,到北京SKP“星空夜宿”项目,商业空间正通过情感场景设计重构消费链条。
面对传统家庭教育的代际挑战,亲子探索乐园成为情绪价值传递的重要载体。“90后”父母推动的沉浸式陪伴模式,正通过互动体验革新重塑场景——从攀爬滑行到科技交互,这些设计将物理接触转化为情感联结的桥梁。
情绪安全区的构建尤为关键:模拟厨房、职业体验区里,孩子试错不被责骂,父母以“捧场式回应”替代说教,践行“永不贬损兴趣”的准则。懒人沙发区里,父母放下手机共读绘本,正是畅销书作家、INBlockchain硬币资本创始人李笑来所说的“身教替代说教”的沟通革命。
泡泡玛特的现象级成功,展现了情绪价值的工业化表达——本质是精准捕获情感缺口。1/144隐藏款的低概率激发多巴胺,二手市场数千倍溢价赋予“社交货币”属性,盲盒机制成为情感催化器。
更深层看,泡泡玛特的核心竞争力不在盲盒形式,而在IP情感生态构建。家长买LABUBU,是为孩子购买“善良又叛逆的伙伴”;年轻人收集哪吒联名款,是投射“我命由我”的精神。这种情绪联结让衍生业务营收反增23%。
潮玩与亲子消费的融合,正催生新商业范式。两大消费力量碰撞出创新业态:育儿场景的情感化再造、情绪消费的深度渗透,让潮玩成为“品质育儿”新标签。这印证了中国商业联合会的判断:消费升级正推动从实用型向情感型消费的跃迁。
未来消费企业要构建情感消费生态,实现情绪价值与商业价值共生,需完成三重变革:其一,从IP运营升级为情感基建的IP元宇宙;其二,借鉴泡泡玛特签约全球艺术家的“开放生态”补全故事短板;其三,融合CES 2025趋势,在亲子产品中嵌入AI情感交互技术。
情绪消费的本质,是为无法标价的生命瞬间付费。当泡泡玛特从“制造稀缺”转向“创造共鸣”,当亲子消费从“能力培养”回归“共同成长”,商业才能超越交易逻辑,成为人文之光。
正如一位家长所说:“我们原以为在收集玩具,后来发现,是玩具教会我们收集世界的温暖。”未来亲子消费的赛道上,唯有以科技为舟、以情感为桨的探索者,才能赢得市场。因为最好的生意,始于对童真的敬畏,终于对成长的共情。
联系人:王雄艳
电话:0571-88228146
手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