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意宝 - 基于行业网联盟的B2B社交电商平台

会展资讯

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

“新春第一会”释放高水平对外开放信号

2025-02-18 中国贸易报

春节假期刚过,上海、广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山东、湖北、重庆、安徽、辽宁等地召开了“新春第一会”。“新春第一会”往往具有“风向标”的意义,是观察地方发展的一个窗口。记者梳理各地“新春第一会”内容时发现,“高水平对外开放”是很多省市2025年工作的重点之一。

深化制度型开放

推出更多创新成果

浙江“新春第一会”提出,要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、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上取得新突破,坚持“硬件”建设和“软件”提升一体推进,抓好平台能级提升、开放枢纽打造、开放环境营造和外贸稳量提质,加快提升资源配置力、全球辐射力、制度创新力、国际竞争力,打造服务最优、成本最低、效率最高的开放环境,增强对外开放话语权、定价权、规则权。

浙江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“优等生”。2024年,浙江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,出口增速达9.5%,继2023年后再次领跑东部沿海主要省市。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、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、加快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、持续擦亮世界小商品之都“金名片”等新举措也亮点频出。例如,为破解小商品拼箱出口“痛点”,浙江义乌在全国首创“先查验后装运”监管模式,在海关支持下,压缩查验时间3小时以上,人工成本减少10%。浙江盈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科源说:“这种监管新模式不但节省了掏箱费用,还降低了延误船期的风险。”

不仅仅是浙江,近年来,山东深化制度型开放也成果斐然。在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,一项通关监管改革正掀起效率革命——这里首创特定货物“检验批”监管模式,货物随检随走,为企业通关按下加速键。山东金河实业集团负责人表示,以往每周需进行两次检验,如今每月安排一次即可,这种监管新模式还为公司释放了400余万元的流动资金,其效益相当于新增了一条生产线。

山东“新春第一会”提出,要以标志性改革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,着重抓好深化制度型开放改革、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等10项重点改革。在深化制度型开放改革方面,要在高水平贸易自由制度、高水平投资便利制度、高水平数据流动制度、高标准“边境后”管理制度上加力创新,努力推出更多制度创新成果。

湖北“新春第一会”不只是部署了2025年一年的工作,而是放眼更远的未来。到2030年,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、内陆开放高地、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;到2035年,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整体重塑,美丽湖北高标准建成。

为实现目标,会议强调,要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,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;加快建设“轨道上的湖北、水运上的湖北、航线上的湖北”,以建设三个丝绸之路打造新时代“九州通衢”;大力开拓离岸、在岸业务,以离岸在岸一体化推动新时代“九州通商”;突出抓好标志性改革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以高标准制度型开放推进新时代“九州通融”。

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

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

广东“新春第一会”提出,把握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战略之举、关键之为,广东的产业体系在开放合作中发展壮大。

“高水平开放有助于广东补齐高质量发展的短板,加快培育广东发展新动能。”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、教授王春超表示,广东在一些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不足之处,例如,部分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与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并存、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待加强、对外开放布局尚不平衡,这些问题都与现有对外开放水平密切相关。

会议召开当天,《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发布。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要实施产业开放合作行动,大力开拓海外市场;巩固提升电子信息、现代轻工纺织等万亿元级出口产业集群,培育一批千亿元级出口产业集群;深化与“全球南方”国家合作,持续拓展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市场。

江苏“新春第一会”提出,要一体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、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。会议强调,做好2025年工作,要更大力度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深入开展强链补链延链,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;要更大力度布局海外市场,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,持续拓展新兴市场,加快完善海外仓布局,发挥好海外园区功能,进一步促进外贸转型,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。

重庆“新春第一会”强调,要推动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、加快构建现代化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、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提能提效、推进重庆自贸试验区提质升级、聚力建设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等。

“2025年,重庆的对外开放将聚焦全力稳外贸强外资、推动开放产业提质增效等方面。”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、重庆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副局长孙熙勇表示,将加快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同步运行的外贸综合服务体系,出台数字贸易、跨境电商、海外仓、内外贸一体化等支持举措,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全市联动,扩大电动载人汽车、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“新三样”产品出口,挖掘关键设备、高端装备等进口潜力,优化“订单+清单”预警监测系统,争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。

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

上海“新春第一会”聚焦营商环境,发布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.0行动方案,在深化世界银行对标改革、优化为企整体服务等五个方面安排共58条任务举措。据了解,2018年以来,上海每年都在年初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大会,此前已发布7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,共实施1101项任务举措。

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谢一青表示,优化营商环境8.0行动方案围绕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,在市场准入(住所登记标准化)、国际贸易(先放后检通关)、纳税服务(跨区经营备案简化)等传统短板领域推出多项细化举措,强化与国际规则衔接。

此项行动方案还提出,要拓展涉外专业服务,如升级“一带一路”综合服务中心功能、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设立“走出去”服务网点、优化境外投资项目咨询服务专窗等。

河北连续第三年以营商环境为主题举办“新春第一会”,2025年的会议不但有官方的直接部署和动员,还让企业家现场抛出遇到的困惑、难点。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、原副院长白景明看来,这种企业提意见、职能部门作答的形式,体现了河北下大气力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。

辽宁同样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“新春第一会”的重头戏,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。大会指出,要推出一批具有辽宁辨识度的改革举措和经验成果,以改革“硬举措”优化“软环境”、激发新活力;要深化“三企联动”“三资齐抓”,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,支持民营企业转方式、调结构、换动能、提能级;要更好发挥重要海陆门户作用,融入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。

2024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”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。随着各地“新春第一会”的召开,多项政策措施部署,将促进我国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,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、包容、普惠、平衡、共赢的方向发展。

联系方式

联系人:王雄艳
电话:0571-88228146
手机:

名片二维码